师德建设

【师德先进典型】她是学生身边的一缕春风——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雪莹

来源: 作者: 编辑: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3-09-07  打印

有人说,教师的事业是花的事业,叶的事业,果的事业。她说,我要做花、做叶、做根, 盛开花坛中 。

—— 题记

杨雪莹,本硕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,硕士学历,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人教师,教研室主任。


在每一次现场课中开出自己的花

从课堂中站起来,是一个老师最大的也是永恒的追求。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,她的每一节课都在努力“站立”。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站在讲台上,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站在讲台上。上好课的前提就是做好准备工作,不打无准备之仗,为此她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,认真备课钻研教材,虚心向前辈老师学习、请教,对教案反复推敲,反复试教,反复打磨。当课件基本成型,又再一次的一步步梳理,与其说是梳理,倒不如说是演绎,每一句怎么说?什么语气,怎么演绎?轻重落在哪里?怎样运用肢体语言?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肢体语言?一句话,一动作让自己的课程变得有趣生动,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、自主探究、勇于创新等能力。指导学生以读促想,以想促说,运用多种教学手段,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,让学生非常喜欢自己的课程,也因此在教师评教的过程中名列前茅正是因为一步一步踏实的走,让她感觉到了进步的幸福。她开始从讲台上站起来了,如同一朵绽放的花。

在一次次的活动中“根”植爱的种子

她说过要做“根”事业。她要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,为学生的大学时代画上最美的图案,教室里,他是最有趣的老师;教师外,她是最有孩子气的大朋友。让学生去经历生活,让学生去感受生活,陪学生一起感受生活,这是她当老师最美的想法,她也在将这些想法一步一步变为现实。在教学的班级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,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,同时对其作出指导,并且取得优异成绩。《有个小院,便是小愿》、《校可3说文创产品推广系统》、《果品良辰》、《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天琴”》四个项目获得区级立项。同时《有个小院,便是小愿》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三等奖。在学生的生活中也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,学生不能或者不愿意向父母朋友诉说的心事都愿意与她倾诉,她就像个知心大姐姐一样,时刻的陪伴在学生的身边。大一的学生刚步入大学,面对种种集体生活有诸多的不适应,其中最多的就是寝室的问题,她认真的聆听学生的苦恼,同时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获得学生的认同。记得有一位同学深夜给她打电话向她倾诉委屈与难过,因为性格问题,他受到了全寝室的孤立,内心郁闷,无处发泄。她耐心的听完学生的所有烦恼,同时并安抚情绪,帮助他处理沟通问题,让学生的寝室生活得到解决。她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活动,做暑期社会实践。学习不是学生唯一的事,在大学生活留下值得回忆的事,在心中留下对美的生活的热爱,更重要。她就是这样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努力着。


在一次次工作中做“叶”的事业

自入职以后积极参与学院的各项工作,期中检查,思政大巡查等工作。2023年6月任职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教研室主任,她担任教研室期间,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教学副院长的工作,积极主动,开拓创新,带领全系教师深入开展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,包括制定和完善专业申请方案、成功主办2次学术研讨会、积极申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等。日常教研室工作是围绕大一、大二两个年级的教学开展,每年新生入校之后的分班和课程安排是很大一项工程,在教研室所有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下,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,完成每年的教学任务,积极参加学校、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,积极参加学院学科和工程中心建设工作,顺利完成了学校和学院交办的各项工作,较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。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,个人党性修养、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。工作和生活中,杨雪莹老师始终牢记党员身份,严格要求自己,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传播正能量,不计较个人得失,淡泊名利。


    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”,当有一天白发悄然攀上鬓角,当事业融入生命,品读用爱铸就的美丽事业,一定会郑重写下,热爱无悔。

南宁校区:广西南宁市广西-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道16号

桂林校区: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山街317号

党政办公室:0771-6031550(南宁)0773-8998055(桂林) 招生就业处:0771-6031555(南宁) 0773-8998009(桂林)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4-29 19:01:08